# 活动运营自动化平台思考
看到了这篇文章 《活动运营自动化平台实践》,因此总结一下之前做的活动运营平台。
在18年底的时候,由于运营活动特别多,需求大多是
- 重复的
- 时间紧
- 技术成长低(就是不复杂,简单)
情况和上面这篇文章说到的基本是一致的,运营同学的活动,来来回回都是几个模式换着来。 目的常见的就是,促销,拉新。
# 零、有必要做吗?【TODO 优化文案】
大意:为什么要做,投入产出比如何?是否有可替换的方案?
想要做一个项目,并不是一上来撸起袖子就是干,需要先理性分析一波。这里先用 5W1H分析方法来分析一波,有必要做这个平台项目吗?
5W1H分析法也称六何分析法,是一种思考方法,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。是对选定的项目、工序或操作,都要从原因(WHY)、对象(WHAT)、地点(WHERE)、时间(WHEN)、人员(WHO)、方法(HOW)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。这种看似很可笑、很天真的问话和思考办法,可使思考的内容深化、科学化。
套用这个分析方法,思考几个问题?
为什么要做这个自动化运营活动平台?
活动多,时间紧,页面复杂度低,开发压力大。
目的是什么?
减少开发压力,实现设计师+运营同学即可自己配置上线,解放前端开发人员。
是否可行?
活动类型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,可以抽象成有限个数。可提前封装好组件,即可完成80%的运营活动。不要求可以配置出所有活动,只要可以配置常用的,可抽象的即可。
分析了前一年半的所有运营活动类型,抽象出来就大概这几种。
模拟游戏:这个个性化程度太高,配置成本高,因此只能开发人员介入开发。
分享砍价,投资送东西,加息,邀请,这些很常规,可以配置。
经过几个问题的思考,做是有必要做的,估算了下开发的时间,收入产出比还算不错。
后面中断掉了,大环境变了,整个产品线都做不下去了,之前一个月三四个活动,直接一个都不做了哈。
# 一、怎么做?
大方向上决定要做 运营活动自动化平台,那么开始细节的考虑?
- 活动管理
- 活动管理(一个活动,可能有多个页面)
- 页面管理
- 权限管理【可以先简单处理】
- 可视化活动编辑器
- 布局
- 运营活动抽象,封装模块组件(封装好逻辑,参数动态变化即可)
- 自定义样式
- 分享设置
- 开发实时预览【内嵌 IFrame + postMessage 实时预览】
- 部署上线问题
- 测试环境,线上环境
- 活动上下线时间管理
- 路由配置
- 页面渲染方式【三选一即可】
- 发布时生成代码,用户直接访问某个页面
- 加载所有模块,根据活动 id,加载配置,生成页面
- 根据活动 id,加载配置,按需加载模块,生产页面
- 活动管理
第一版可以不用考虑所有都做,可以先做核心功能,其他细节一步一步优化。先能用,然后找运营用起来,在根据实际去优化,而不要自己迭代了好几版,都没用找过实际用的人用过。
最好做之前,找使用者问一问,看是否可以接受这种方式。
# 二、技术细节深入思考
上面那些点,有一些难度的
- 可视化页面编辑器 - 布局(区分,移动,PC)
- 可视化页面编辑器 - 编辑
- 可视化页面编辑器 - 实时预览
- 如何生成代码?
- 如何按需加载?